北京人文历史有关的纪录片《大西山》,该片分为《缘起》、《基石》、《香火》、《烽烟》、《园说》、《文脉》、《魂归》、《融流》、《家源》、《问道》十部分。立足北京建城3061年和800多年建都史,展现“大西山”这一北京人文历史的底蕴和特色鲜明的历史景观。
第一集 缘起
大西山,属于太行山山脉,古称太行之首。北至昌平关沟,南抵拒马河谷,东临北京小平原,西与河北交界,总面积约占北京市域的近六分之一。它像一只臂弯护卫着北京城,因此又有神京右臂的雅称。美国地质学家贝利·维里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用北京湾这三个字来形容北京独特的地理样貌。
第二集 基石
1975年,北京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挖掘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辽代磁瓷窑遗址时,发现了大量烧瓷用的煤炭和煤渣层。由此可以推断煤在辽金之前就已经在这里出现并使用。公元1267年,为了创建一座新的都城,人们在这里打下第一块奠基石,二十个春夏秋冬之后,宫殿、皇城、王府等建筑铺展着一代帝都的皇家格局。
第三集 香火
在大西山的山峦树影之中,众多寺庙安守一方静心之地。历经千百年的变迁后,它们有的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却依然香火鼎盛。传说佛祖共留下四枚佛牙舍利,由帝释天请去其一、另一则为海龙宫求取,人间只存两枚,一枚现供奉于斯里兰卡的卡提佛寺,另一枚正供奉在大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内。
第四集 烽烟
烽烟不散,大西山的天空依然飘散着征战的纷乱喧嚣;大西山不仅是战场还是战争的策源地。在唐代,北京一带叫范阳,安禄山在任范阳节度史期间,发动了一场横扫华北平原的战争——“安史之乱”; 战争不断,朝代更替,燕京以北的大西山成为了一个个北方少数民族争战的主战场。
第五集 园说
北京西郊玉泉山是“天下第一泉”,阳光照上去像一道长虹,古人称它为“玉泉垂虹”,被定作“燕京八景”中的一景。当时皇宫用的都是玉泉山的水,甚至外出旅游也用玉泉山的泉水。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颐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冬日的颐和园里没有雾霾,而是美丽的蓝天白云,或许这才是北京的素颜,才是我们向往的那个帝都。
第六集 文脉
一座大西山是自然和地理也是社会与文化,这里寺院道观众多,是北京乃至华北信众心中的圣地,这里古村遍布,乡风村宗深厚,是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宝库,许多年来,有人在这里执着于天地哲理,有人在这里顿悟丹青奥妙,有人穷尽一生写下文章,有人孜孜以求只为诗意,大西山亿万年沧海桑田,千百年文脉绵延。
第七集 魂归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大西山有多少座墓茔几无定数。大西山90多公里的臂膀,3000多平方公里的胸怀,怀抱着上下5000年的圣灵。北京城的墓葬多集中于西山,这个是多年以来流传着的说法,原因众说纷纭。
第八集 融流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如一个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欧洲的目光。欧洲人对古老东方的固有想像被颠覆,被改变,文明也在这种实实在在的了解与认知中,完成着交流和交融,而马可·波罗眼中的元大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已经穿越了时空,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第九集 家源
从高原迁徙而来的先民为何能以大西山为家,院落与村落,土地与家园,与帝都气质迥异的生活模式怎会在山中的古老村落中延续?
第十集 问道
大西山里,何以有蹄窝遍布的煤道?还少不了人马喧嚣的商道与千年不衰的香道?西山之道,道多奇绝,如何才能问得清?